極小的事,溫暖的心
意大利的瓊˙撒西,因自小家境貧寒,
九歲時不得不退學,跟母親在一所學校邊上開設了一間文具店。
因為店小得只有七、八平方米,因此賺不了多少錢,只能簡簡單單地維持生活。
可母親卻拿出一大瓶膠水,供學生們在買信封、貼郵票時白用。
在當時,這瓶膠水,瓊和母親得用一天的時間才能賺到。
瓊很不理解………
母親卻說,極小的事,有時反而會讓人感到溫暖,
只有讓人感到溫暖,才能做好生意,
就算不做生意,能讓人感到溫暖,也是件好事。
不久,母親又拿出一個轉筆刀,供學生們白用,
那時轉筆刀剛剛問世,多數學生還買不起,就都到小店來削鉛筆。
幾天時間,轉筆刀就會壞掉,母親就再拿出一個。
瓊和母親開的小店,利潤微薄,卻總能讓人感到溫暖和親切。
幾年後,瓊長到了十五歲,覺得自己該幹點什麼了。
意大利曾是個自行車較多的國家,瓊便在自家的小店前,修起了自行車。
這是瓊自己第一次創業。
瓊準備了一些氣門芯,供前來修車的人白用。
別家修車,氣門芯都是要花錢的,只有瓊是白送,這很讓人驚奇。
學生們寧可多跑一、兩里路,也要來瓊這裡修車。
若干年後,瓊開設了自己的私人快遞業務。
別家的快遞公司,郵件包裝都是要收取費用的。
而在瓊這裡,簡單的包裝卻是免費的。
瓊比任何快遞公司都賺得少,但瓊很快就贏得了人心。
瓊在三十九歲時,又接手了一家汽車經銷店。
瓊接手時,讓員工們做好準備,先賠半年錢。
誰都知道瓊是最能賺錢的人,可他宣布的卻是賠錢。
瓊的對外發布,更是讓車市一片嘩然:凡是來本店購車的,本店一律送內飾。
瓊是整個意大利第一個如此賣車的人,也是全世界首創賣車送內飾的人。
不到半年,瓊的店開始賺錢了。
瓊在五十歲時,創辦了意大利最大的連鎖超市。
別家的超市都是一分一釐地與顧客計算,瓊的超市卻是為顧客省下零錢。
凡是零分錢,都由超市負擔。
讓個幾分錢,對於一個超市,仍屬小事,但瓊卻贏得了人心。
瓊一生都是這麼做的。看起來沒有什麼,平常得不足掛齒。
但是錯了,天下絕大部分的人,是萬萬做不到的。
愈是有錢人,骨子裡愈是斤斤計較。
銀行是最有錢的地方,卻要一分一釐地與客戶來往,
精算到小數點後面的幾位數,經常算到讓顧客無法忍受的程度,
甚至連打印存摺的油墨也捨不得多換,存摺上的字跡總是淡得模模糊糊,
因為這樣最省錢。
就心理學而言,一個人,讓人一分一釐一毫,實際上都是困難的、不習慣的。
很多人,包括天下一些所謂的大人物,之所以讓人感到厭惡,
在於他們缺少對別人的讓利與關愛,在於他們道德的不夠完善。
而斤斤計較,不能讓人,是他們最難以克服的人生缺陷。
一個能終身讓利的人,哪怕只是讓小利的人,
實際上也非得是一個胸懷博大、充滿愛心的人。
(轉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