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與老師一起在研究室工作

老師年紀些許大了,一般的雜七雜八有時候總會記不住

這也是需要我們的原因之一,可以幫他分擔一點雜項

 

他總是說人老了,很多事情沒辦法像年輕一樣有效率

於是他就與我分享他活到這把年紀在處理事情上的體認

雖然年紀越來越大,處理事情的效率與解析度沒有年輕時那麼高

但,他在年輕的時候已經建立起"做事情的方式"

即便現在腦筋不那麼靈活,依靠這些一慣的方法,還是能把事情做到有一定的程度。

 

這就像是一個社團,一個企業的制度一樣。我心想

一個企業某部門的主管不是每一年招募新人的時候都可以找到很強的新人

如果整個部門太依靠主管一個人的能力,那沒有未來性,很快就垮了。

社團也是,某些屆的幹部可能很強,那一屆就把社團稱高高,評鑑拿第一,獲優等。

但如果沒有一定的制度,加上團隊合作,換了不強的,相對成果就弱下來了,這不是真正的好社團。

 

制度,可以讓一個社團,一個部門,一個企業,即使沒有能力強的幹部主管,也能做到有一定的成績

做事的方法、學習的方法,也是。即便老了,有了年輕時建立起的自我制度,生活起來也就不見的太"退化"。

 

學習力也是,它也殘酷地與年齡成反比。

今天上巨匠,旁邊的中年人總是比較無法理解excel的函式用法與意義

這讓今天與老師一同體認出來的道理似乎略同。

 

學習力很重要,大研前一也曾說過。

但學習力也會下降。這時怎麼做到"活到老,學到老"呢?

應該就是要靠年輕時培養的"學習的方法"吧!?

 

 

最近好像很容易遇到企業、或政策相比於個人生活習慣的比較案例

歷史,我們說不是只有看現有的政府是如何的與歷史一再重演,一再腐敗

歷史,也映在我們各人的生活習慣,生活態度。

想想,我們不也一直在重蹈覆轍嗎?

課業,每次考完考不好就心想下一次一定要衝;結果到最後還是一樣怠惰了

就連最簡單的早起,連我也一直在重複著歷史的上演....

 

企業與政府的政策也是。

十年的建設計畫,四年的人才培育計畫,也相同可以適用於我們個人

 

我現在對自己開起了"十年人才培育計畫"

自己是總監,也是執行者

雖然沒有像政府一樣對一項計畫有龐大的經費支助

但我有我的堅持支助我~

套用一句漫畫裡的名言:『我還沒有那種實力能讓我選擇要在哪裡鍛鍊。』

我也一樣,這樣還想肖想有人給我經費嗎?

話說我自己努力幹嘛要經費= =!

 

如果讓自己與這些看似沒關聯的事情聯想起來

或許這也是一個自己努力進修的好動機之一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gyi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