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是藉由上課聽到的講座
是由一位在學園傳道會的馮志梅老師主講,主要的內容在於述說我們的真愛,整個過程都舉了許多親身經歷的例子與我們分享,說真的,津津有味呢!
剛開始老師拿出一本書,他說這是他六年前老公送她的書
還記得那時馮老師跟同事說她想要一本怎麼樣怎麼樣的隔年日誌,希望可以幫他找找看。
但是那位同事找過了許多書局,都無法找到馮老師要的日誌
當時她老公剛好在旁邊聽到了這一段對話
就在隔天早晨,馮老師發現在她桌上方方正正地擺了一本他所描述的隔年日誌
哇!那是多麼的驚喜押!
在驚訝之餘,馮老師還發現了這本書中夾了一張紙條
她翻開書本,上頭寫道;「親愛的,希望這本書妳會喜歡,我到現在還是愛妳的,瘋狂的愛妳。」
一對結婚有20年的夫妻,能夠有這麼一段瘋狂的戀情,那是多麼幸福的女人押!
這位老師的開場真的讓我大吃一驚,有那麼專情的男人,那樣美的婚姻,原來,這就是真愛。
但就這樣定義真愛,實在太模糊了,於是我繼續聆聽下去
其中老師講到一點我十分認同,他說道
我們在尋找對象的同時,不外乎就是找能夠帶的出去的外貌、體格,或者有著瘋狂的戀情的對方。
但這是愛嗎?
不,它其實不是真愛。
以女方來說,一位男性對她的追求,女方會產生自我價值被重視的感覺,再加上男方的甜言蜜語,女方的虛榮心便萌發出來。
據科學調查,人在戀愛的時期會產生「來電」,
就是看到對方會心跳加快,面紅耳赤,無法思考的生理狀態。
但也是根據科學調查,這樣子的彼此來電,最多只能維持二到三年,之後身體就會產生一種抗體。
抗體的功能是對於外來的東西加以抵抗,是做防衛的動作。
而這項抗體就是會讓身體產生這樣的排斥感,也就是一點都不想看到對方,甚至會希望對方都不要出現在自己眼前。
原來,之前所謂的「愛」根本不能稱得上是愛,它只是能夠滿足自我內心的虛榮心,能讓自己感到極有價值的,利益的愛,是自私的愛。
聽她說完這段敘述,似乎在內心引起了共鳴,
「是啊!所以我才到現在都還沒有女朋友,我知道我必須慎選那位能夠讓我付出真愛的女孩。」
之前一位朋友對我說過不要對一段戀情太過專一,女人會玩男人,如果你太專情,最後最傷的是你自己。
我明白他的意思,是要我多交幾個女朋友,雖然不是同一時間,但有幾個經驗之後就會找到真正屬於你的。然後不要對每一段戀情太過投入。
他是對我好,而且也有經驗,但我始終認為這樣做並不好,這不叫做談戀愛,這只是在玩,感情不能用玩的。
一段第一次的戀情就像是一張新的透明膠帶,從中看過膠帶的另外一頭是非常容易看的。但當這張透明膠帶黏過東西之後,再撕下來看看,那是一張全然模糊的膠帶,很難看透到另外一頭。當這張膠帶再次黏過東西再撕下來,那樣的膠帶景象我想各位都心知肚明。這說明了甚麼?無論是怎樣的戀情,談越多次傷害就越多,不管是在甚麼層面。
因為這是一堂只有兩節連在一起的課程,所以短短的100分鐘無法將所以老師想表達的內容全部分享出來,所以我將老師演講的講義po出來,希望大家可以藉由這幾句話體會出真愛的定義。
- 真愛是接納對方的全人。
- 真愛不僅是浪漫的感覺,也包含了彼此的委身。
- 真愛是捨己。
- 真愛是負責任的。
- 真愛會願意饒恕對方。
- 真愛深覺彼此相屬。
- 真愛會不斷的成長。
真愛是「接納」對方的「全人」
當時馮老師的老公跟她求婚時,那時他們的戀情其實已經有一段基礎了,
因此便跟他說:「好,我會嫁給你」
但當這句話說出口之後,馮老師說因為她已經這樣說了,他便開始要求她老公的毛病。
像有時會不自主的抖腳,吃飯速度太快等等。
當時馮老師以為她自己已經是一位很能夠接納別人的人了,但是當她知道他們即將要結婚時,
從說出口後的一、兩個禮拜總是心想著要如何改變她老公的壞習慣,
因為她知道那是即將身為自己的另外一半,當然要有面子。
事後越來越不習慣,甚至一點都不想看到他,但是已經說出口了阿,到底該怎麼辦?
這時的馮老師就像上面所說的,體內已經產生抗體,但又已經答應對方了。
馮老師思考要如何委婉的拒絕這場即將來臨的婚姻之時,
非常掙扎的她說了一句最簡單的祈禱文:「主啊!救救我吧!」(不愧是基督教學校...)
就在那同樣例行的晚上,同樣穿著格子上衣格子長褲,
她男朋友準備來接她上班,打開門的那一刻,在她眼前的竟然是全然不同的男人,
是那位細心呵護著她,深愛著她的男人。
馮老師說道,這是超越現實的戀愛感覺,完完全全跳脫出世俗戀愛的圈子,所得來的真真正正的愛。
在當下她才體悟出真愛,是接納對方的全人,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試圖改變成為自己所想要的條件的男人。
真愛不僅是浪漫的感覺,也包含了彼此的「委身」
有一對男女交往了六年,最後決定要結婚了。
大家心想都已經共同度過六年的時間了,這樣子的考驗相信在愛情上面已有一定的基礎。
因此他們的婚姻備受好評。
但相反地,結婚不到一年,剛開始是因為一些生活起居的問題吵架,最後女方忍不住動手了幾次。
男方起初忍下來,但最後便開始推她,直到後來兩人扭打在地早已是家常便飯,關係十分惡劣。
「為什麼?為什麼當初的轟轟烈烈才不到一年已經變成這樣了?當初他說只希望能夠跟我過下半輩子的愛的諾言,那是多麼浪漫,現在怎麼都看不到了?」
是阿,或許就是在同居生活之前都沒有想到現實生活的種種因素,
才會導致因為現實生活面吞噬了當初的戀愛。
真正的愛除了要能夠接納對方的”人”,在彼此的生活上更要學會委身、捨己,不是動不動怒氣已到頸處便縱然使它發洩出來。
馮老師講到一則她曾經發生的事情。
那是在一個很平常的星期二,老公跟她說這個星期五有「貴賓」要來,是三對夫妻與一位單身男性。馮老師了解要準備有模有樣的菜色了。
她心想既然是貴賓,那屋裡的一切都要打掃好才行。
於是她開始規劃星期二到星期五這段時間的打掃。
終於,很順利地在星期五晚上她完成了整棟房子的清掃工作以及完美的九道菜色,
在距離貴賓來到還有一點時間,於是馮老師便進房換了一套能夠款待貴賓的服裝,
一同與老公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等待。
眼看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卻沒有一位客人到來。老公決定先打電話給第一家。
那是那對夫婦的長輩接聽的,他說他們早在之前就去香港了,不在台灣。
這時老公便很納悶怎麼都沒有說一聲就跑走了呢?
於是又撥打了第二通給另外一對夫婦
女方接的,但她卻說她完全不知道這個禮拜五要去拜訪,她老公完全沒有跟她提到,而且她老公還正在公司加班。
這就好玩了,因為她老公是這次全部貴賓的聯絡人,連他老婆都不知道的話問題就大了。
於是便撥打到公司去,結果才發現是馮老師他那糊塗的老公把下禮拜五的請客寫到這禮拜五了,
不,是兩個禮拜的禮拜五都有寫請客。仔細回想才發現是自己記錯。
怎麼辦,房子都打掃完了,菜都煮完了,
一股怒氣衝上後腦,馮老師這時有兩個選擇,
第一是毫不留情地破口大罵好舒緩心中的不平衡,因為她從星期二到星期五都為了這次的請客大忙特忙,
而且這次完完全全是老公的錯,
猶如是一隻握在手掌中的小麻雀,馮老師隨時可以捏碎牠。
但她沒有這麼做,她選擇了第二項,
靜靜地走向老公面前,坐在他的大腿上並雙手捧起老公的臉說道:「oh! you are so cute.」
隔了幾秒鐘便開始哈哈大笑。之後兩人便獨自在昏暗浪漫的餐桌前享受這九道豐盛的大餐。
一場夫妻感情可以變成走下坡的事件,因為這不一樣的選擇有了完美的結局。
真愛是可以浪漫的,但這浪漫當中也包含了雙方彼此之間委身,不管是在甚麼樣的場合,能夠多為自己選擇不一樣的決定,就多一份浪漫的加持。
真愛是負責任的
在真愛的定義裡面,負責任的意思就是對她/他忠誠。
馮老師舉了一個例子。
當已經有了家庭,卻在某個場合遇見了舊愛。這時如果他拿出名片給妳/你,你會怎麼做?
其實對方會給名片,自然就是有想要再連絡的意思。
想想,如果哪天真的無聊,拿出這張名片撥了第一通電話,
會撥電話自然就會約出來聊天,一次聊天不夠當然還會有第二次。這一而再再而三地,
其實不難想像最後會有甚麼樣的結局,
但這是我們要的嗎?
如果當初選擇把名片順手撕掉,這樣的家庭悲劇是不是沒有發展空間了呢?
但很多人卻選擇了給自己後路,心想:「留下名片想說或許會用的上。」
真愛是負責任的,是忠誠的。如果當初彼此的相愛是真愛,我相信婚姻是可以經營得有聲有色的。
但是在經營過程中也要不時的提醒自己對另外一半的忠誠,它將會是真愛的最棒的表現。
這是一場很棒、很值得聽的講座。
一場講座雖然不是赫赫有名的講員,但如果它能夠為你帶來幸福快樂的思考,正面的思考,甚至是改變自我,
那會是一場非常有價值的演講。
聽完馮老師的演講,有種想法是多找身邊已經有在交往或是認識的夫妻一同來聽,甚至想找我爸媽一起來...
所以之後還會多關注馮老師的動向,如果還有講座,我會po上來讓大家知道的!!
希望在每一位朋友的身邊都找到真愛~
love your 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