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直銷,是機會成功?還是機會失信?
台灣曾經有過一段傳銷的風氣,獎金制度的迷人以及台灣人的三大特質之一:愛錢,讓傳直銷產業旋風了整個台灣。就像現在毒奶粉事件一樣,只要不肖業者找到掏金機會,馬上也造成旋風。但卻不像一般產業一樣,因為傳直銷的行銷方式(需要口耳傳耳,以介紹親朋好友等方式邀請加入會員),不肖業者的手段使的傳直銷產業信用瀕臨崩潰,而加入公司的會員、以及會員與會員之間(親朋好友)也因此失了信。失信的原因是甚麼?甚麼點造成彼此失信,而造成對傳直銷產業的害怕?甚麼是老鼠會?
老鼠會與正派傳直銷產業比較:
就我在各網路網站查獲相關分析,做了以下簡單易懂的比較
《共同點》
1. 同為口耳傳耳,拉人加入成為會員。
2. 同有產品做銷售。
3. 同為組織「金字塔」型,且均有層層往下複製、擴散情形。
《相異點》
【正派傳直銷公司】
1. 公司利益來源:主要來自於整體經銷商的零銷業績。
2. 經銷商(民眾)獲利來源:零售差價與下線經銷商業績的差額為主。
3. 產品價格:合理。
【不肖業者傳直銷】
1. 公司利益來源:低層會員的入會費。
2. 經銷商(民眾)獲利來源:主要是藉由介紹他人加入獲得。
3. 產品價格:不合理。
在不肖業者的傳直銷上面又可以看出產品其實是個「幌子」也就是公司沒有在做事,純粹掏金的意思。而正派的傳直銷公司,例如在台灣辦得很好的安麗、美樂家等等,相較之下產品也是真的很棒,一看就是有在做事的正派公司。而分析公司又可以從多方面來觀察,例如這家公司的資本額、活動舉辦、公益活動等等。另外在其他網站也可以查獲早年政府早已為「多層次傳銷之規定」做了明文法規共四條:
第八條(多層次傳銷、給付一定代價之意義)
本法所稱多層次傳銷,謂就推廣或銷售之計畫或組織,參加人給付一定代價,以取得推廣、銷售商品或勞務及介紹他人參加之權利,並因而獲得佣金、獎金或其他經濟利益者而言。前項所稱給付一定代價,謂給付金錢、購買商品、提供勞務或負擔債務。
第二十三條(多層次磚銷之參加人取得佣金等禁止之情形)
多層次傳銷,其參加人如取得佣金、獎金或其他經濟利益,主要係基於介紹他人加入,而非基於其所推廣或銷售商品或勞務之合理市價者,不得為之。多層次傳銷之管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四十二條(罰則六)
違反中央主管機關依第二十三條第二項所定之管理辦法者,處新台臺幣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並得命令解散、停止營業或勒令歇業。
第四十四條(強制執行)
依前四條規定所處罰鍰,拒不繳納者,移送法院強制執行。
這就是何謂老鼠會,甚麼才是真正的傳直銷經濟體系。藉由公司的盈利來得到自己的營利,就像我們去公司上班,我們的月收入也是公司的營利所配給下來的。而主要照成失信的原因究竟在哪裡?我觀察到這點可以從傳直銷公司本身所走的經濟體系來切入。
傳直銷的公司因為經濟體系是以人與人之間口耳傳耳,或是會員與會員之間的買賣作為收入與獎金的配給來源,所以想要經營的會員一開始當然就是找自己認識的人進來。因此他會牽扯到朋友之間或親戚之間的邀約。如果是第一次接觸到這樣子的經濟體系,那還好,被邀約去的朋友也都是想要達成夢想有成就。傳統的傳直銷公司是比較屬於會員之間有買賣,然後賺價差。另外還有所謂的「位階」制度。甚麼是位階制度呢?簡單的說就是「階梯二」的獎金會比「階梯一」還要高。但這樣的制度會造成一種病態。如果你在「階梯一」的位階,公司會規定想要爬到「階梯二」須要有多少的業績等等,這時如果你還差5000元的業績,旁邊的人一定會跟你說「補一下,補一下」「才5000而已,好吧!反正多這5000元的貨下個月再賣出去就好了。」這樣子的心態便產生。但是當你爬到一定階數的時候,如果只差50萬、或100萬就可以再上一個位階,這時,因為公司制定的位階制度讓會員心態被蒙蔽了,於是開始借錢補業績以提高位階,到最後就像一般人說的會負債累累,然後囤貨一大堆賣不出去。這就是位階制度產生的病態。而因為需要買貨來賣,所以朋友間又會產生「妳是不是又來賣我產品了?很煩耶!」再加上如果這位在經營的朋友又像上面說的負債累累,自然而然地對這項產業的經濟體系產生排斥、反感,甚至厭惡。而因為有金字塔的上下限制度,與朋友共進晚餐變成了一種變相的邀約藉口,進而造成彼此之間的失信。這就是做這產業造成的失信原因。
也就是說,傳統的傳直銷經濟體系除了本身的口耳相傳與金字塔制度外,最大的缺失在於 1.位階制度 2.買貨囤貨 3.會員之間的買賣交易行為。
那做這項事業的究竟有沒有成功的機會呢?真的是有的,而且真的是可以擺脫過著一般上班族的超規律生活,達到權利性收入。再加上現在台灣對於多層次傳銷有了明文規定,從前的老鼠會早已經無法從中獲取暴利,更何況有任何的詐騙行為其實都可以看出個端兒。現在在台灣還做得不錯的有幾家,除了產品真的不錯用以外,能夠在台灣存活那麼久想必都是有不錯的制度。全新的制度與公司的營運狀況,現代的傳直銷我認為已經不能夠再用以往的眼光來看待,相對的,在選擇要加入哪一家的同時也必須考慮到這家公司的制度是否完善,產品是否真有潛力,公司本身的資本額有多少,產品是否有在更新或改良,公司活動方面的熱絡與否等等。能夠具備這樣子的基本觀察,我相信這產業的經濟體系絕對是一個窮人翻身的最好平台,就只差我們是否能把傳直銷的經濟體系看法導正回來。
因為對於這樣子的行銷方式有所興趣,所以寫了一篇這樣的文章,才識疏淺,還請各位部落客好好指教呢!也歡迎大家提出這體系的觀點來供討論唷!
預祝~Love your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