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些天接到大碩補習班的來電,說這星期六有免費的電子學期末複習課程。

哎呀!免費複習還真不錯呢

我的電子學在學校也聽個霧煞煞

 於是今天就去接受他們的複習啦

 學校教電子學的那位老師實在是只能說是授課天兵

 大學到處都有這種老師..

 不過說真的,補習班教的真的是不錯,也很好懂

 但說到要去補習班卻讓我想到一句話

 「讓孩子贏在起跑」

 這句話是誰創造的??

 沒錯 就是台灣的補習班

 究竟要贏在起跑,還是要贏在終點?

 台灣的教育從以前到現在都還停留在原點

 一半是教師問題,一半是我們台灣人問題,再來一點點是教育部問題(不想扯政治)

 框框內的學習,再怎麼學走出自我,都還是局限在框框裡面

 整個台灣被政治弄得一團亂,教育還無法做正確的改革(或許正在進行)

 導致台灣人嚴重缺乏創意

 學校學習,已經是孩子們壓力的代名詞了

 這樣子的教育是如何能夠教出卓越的一代

 

  學校應該是孩子們的夢工廠

 是讓孩子們作夢的地方

 讓每個人在一個擁有許多資源的環境去找尋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這不是才叫做教育嗎?

 還是說所謂的教育只是教授固有課程、教授要考上一個好學校將來才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這是不是說明了只有努力念書才能出人頭地呢?

  

講到這邊又讓我想起一部電影叫做小孩不笨

開頭場景,老師就跟學生們說

要好好用功念書才會出人頭地

卻被一位學生反問:「老師,那妳用功努力之後有出人頭地嗎?

老師:「………」

 

學校教育固然重要

學校的生活教導人與人的交際

教導如何與人相處

教導許多知識的基礎

 

國語、英文、數學,都是基礎沒錯

也是人脈建立的重要歷程。

但如果因為剛開始接觸學習的階段就過份強調這些基礎科目而奪去許多孩子們童年的歡樂體驗

我想這樣的孩子只會持續被我們侷限在框框當中

沒有創意,沒有創新,只能走我們走過的路,然後同樣在那個原點來回打轉,

沒有進步

連帶的,台灣也就無法做突破

遊戲一直是我認為最棒的學習方式

為什麼許多人願意自己掏錢辦許許多多來自國內外各式各樣的展覽

為的是希望台灣人能夠走出這個框框,即使多一個人也好

希望能夠讓我們知道現在外面的世界究竟在做甚麼

他們對於同樣一個創作,比起台灣人能夠有怎樣出色的作品

他們的思維究竟與我們台灣有多麼大的差異

 

教育不能只是教學校課本的東西

或許是我的觀念有錯也不一定

但我始終認為教育這塊領域,應該是教孩子們走出框框

去學看世界,多去學習各式各樣不同的、新鮮的東西,體驗全然不同的感受

然後,從中體會學習,並找到屬於自己的喜愛,勇敢的走下去。

 

這樣子的認知我認為實在不應該在孩子從小就被埋沒

但我們台灣就是這樣,國小就開始補習補習,補英文、補數學

卻完全沒有一科是補接觸世界

  

一個家喻戶曉的比喻: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

是的,人生的確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短跑比賽

百米短跑比賽需要一開始就全力衝刺

但馬拉松一開始就全力衝刺你試看看…(好像有點情緒了…)

 

馬拉松追求的是贏在終點,而不是贏在起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ngyiyen 的頭像
    mingyiyen

    Love my life 生命の交響曲

    mingyi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